植識

植識

看見你內在的光

  • 首頁
  • 主理人介紹
  • 作品集
  • 文章
  • 線上活動/資源/課程
    • 總覽
    • 線上活動|『留白時刻-讓創作靈感迸發』(不定期舉辦)
    • 線上資源|『身體放鬆x正面肯定語x色彩能量冥想音檔集』
    • 線上課程|『3個月陪伴你推進人生課程』
  • 線下課程
    • 人類圖x乾燥花永生花植物創作課程|透過創作來感受你的本質 (報名中)
    • 直覺創作x日式花道x乾燥花永生花創作課程 (2025年下半年開課)
    • 從植物開始 -直覺創作工作坊(已結束)
  • 一對一服務
  • 聯繫
  • 你正面對的人生二元性功課是什麼?

    在靈性世界的運作上,每個人都在經歷一個二元性的課題,

    例如,

    抓著不放VS放下

    太過理性VS太過浪漫

    付出VS被愛

    依賴VS獨立

    還可以舉出很多,我們可能現在都在其中的一邊,

    偏於哪邊都是屬於失衡的狀態。

    在靈性的觀點上,

    要穿越這個議題,

    就是要找到平衡的方法,

    也就是找到兩全其美的方式。

    像我自己創業花店,

    在靈性上的一個課題就是如何平衡理性與浪漫。

    過於浪漫不去計算成本、隨心情經營,可能很難賺錢。

    過於理性又會失去了初衷,那種因花而感動,想傳遞美的理想。

    這個兩全其美的方式每個人面對同一個議題的解法都不一樣,

    也有可能兩個人的解法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當有人要給你建議時,知道這層靈性知識後,

    就可以學會分辨哪些建議是可能只適用在他個人身上,

    哪些建議可能比較是普遍性的真理。

    –

    在潛意識療癒中,療癒師必須具有這樣的靈性觀點,

    也因此在一場療癒中,有可能要去協助個案去找到他想穿越的議題的平衡的方法。

    這個平衡的方法並 不是❌ 由療癒師給予的,

    而是個案經由療癒師的引導,

    自己去找到答案的,

    要相信每個人與身俱來就具有這樣的內在智慧。

    wpx_

    2024-10-02
    潛意識療癒, 生活中觀察潛意識
    二元功課, 催眠, 內在智慧, 潛意識, 靈性法則
  • 生活是一個個選擇累積成的樣貌

    你是「無意識」的做選擇?還是「有意識」的做選擇呢?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在我大學畢業時,同屆有好多人準備著考公職,

    希望過著穩定有保障的生活。

    我大學經常拿書卷獎,畢業時也是應屆第一名畢業,

    老師們、同學們也會問說要不要去考公職。

    但最後我「選擇」沒去做這件事,

    雖然周遭很多聲音說:「好浪費你的成績」、「為什麼不去考?」,但那時我的內心卻很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這邊沒有指哪個選擇比較好,而是指哪個選擇是我想過的生活。

    —

    現在回想,我其實常在人生大家覺得「關鍵」的時刻做一些出乎人意料的「選擇」:

    👉大學畢業沒考公職,也沒去進一步唸跟大學系所相關的科系研究所。完全轉領域去考了並唸了「音樂學研究所」。

    👉研究所畢業找工作時,其實我可以去找我大學唸的偏商領域的工作(普遍那時大家覺得這領域的薪水比較高),但我決定還是要找音樂相關行業。

    👉音樂類型的工作,可以馬上去做的是樂器家教類或音樂教育機構。但我內心有個聲音跟我說,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我還想看看還有怎麼樣的音樂工作?最後真的讓我進到一間承接音樂類型標案的小公司。

    中間怎麼輾轉走到現在花藝創業這條路,甚至到現在在跨身心靈領域,其實都是一個「選擇」過程。

    —

    現在回想,我在做這些看起來別人覺得奇怪的選擇,

    其實我內心有個選擇的過程是:

    「如果選擇A,已經可以想像到是什麼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而選擇B,因為沒經歷過,而且想像一下好像蠻有趣,那就選擇B試試吧!」

    以前的我可能 無意識 的在內心走這個選擇的過程。

    但現在我更能覺察到,並且是變成更主動的去選擇,

    因為現在的我更明確未來生活的樣貌,

    生活一切的選擇都是要扣緊這個方向來做選擇。

    wpx_

    2024-09-13
    生活中觀察潛意識
    人生方向, 催眠, 潛意識, 選擇
  • 你有留意自己下意識講出的話嗎?

    Photo by Levi Guzman on Unsplash

    你有留意自己下意識講出的話嗎?

    有時候裡面其實潛藏了潛意識內真正的想法。

    在花藝教學時,學生有時候會不自覺脫口而出反應,其實可以稍微知道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自我覺察的狀況是怎麼樣。

    ・

    像有遇過學生,當我告訴他某個花材怎麼展現會更好,學生不自主會講出:「啊,我怎麼這麼笨!」,上課中學生會不斷出現這句話很多次。

    也有學生在搭配顏色或花材時,不自覺會說出:「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耶,我沒有感覺。」

    或是也有學生分享說:「我不能閒下來耶,我閒下來我會感覺到罪惡。」

    ・

    從上面的例子,大家應該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這些學生自己與「自己」的關係是怎麼樣。

    旁觀者清,但 回到自己身上來時,你能覺察到自己的狀況嗎?

    ・

    學生來學花藝,心態上是以學習技巧為主,所以從「術」來解決上述的問題也是可行的。

    但因為花藝教學這幾年看到這樣的狀況,覺得如果學生如果可以從更覺察自己、了解自己等,從這邊著手改變上面問題的力道又更不一樣。

    也因此有了創立植識的想法,以療癒為主題,花藝為輔的另一個方向。

    wpx_

    2024-08-19
    生活中觀察潛意識
    潛意識, 覺察
  • 如何看待過去和未來,將影響現在做出的選擇[Podcast S1E6文字檔]

    「我們以為未來是以後的事,但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心裏創造未來。所以當現在崩壞,我們與這個現在相關的未來也跟著瓦解,而失去未來是一切計畫扭曲的根源。」— 蘿蕊・葛利布《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今天分享這個主題的發想主要是來自這週某天早上突然想翻書架一本書,翻了之後看到裡面的一個章節。這邊先講一下,之前有追蹤直識IG的粉絲私訊詢問我在限動常常發一些節錄書籍的正向文字是從哪裡找的呢?其實這些都是我家的書裡面翻來的,通常是一天的早上,我會感受一下心裏想翻一下書架上的哪本書,就去翻那本書,這麼做常常有一些驚喜,而我就是將當下我翻的書覺得有打動到今天的我的文字片段把他分享到IG限動上,希望也可以帶給追蹤粉絲一些正能量或不同的思維,這一類型的限動也有被我集結成「名人思維」的限動精選,而且我還有幫每則附上我覺得適合的音樂,希望大家看這系列可以打開聲音,相信會更有感覺。

    好,那先來講我這週的主題是看了哪本書啟發的呢?是看了蘿蕊・葛利布《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作者本身是心理諮商師,而這本書有趣的是記錄了他也去看心理諮商師的過程,主要他是要解決如何渡過與男友分手的議題。那我這週某天早上是翻到了他這本書第一部的第10章節,標題是「未來也是現在」,這章節主要是在敘述作者在跟他的諮商師抱怨她男友的種種,比如抱怨男友曾說「我想娶你,但可以不要附贈孩子」、「我不可能愛不是自己親生的,或是還有寫道作者和男友分手後仍不斷肉搜男友,覺得一定要找到男友和其他女人在一起的證據。在這章有幾段作者的諮商師給作者的建議,我蠻有感覺的,我來唸給大家聽聽:「我這些一再重複的行為,還有我不斷思考、猜測、反芻男友的生活,都在增加我的痛,造成我受苦。所以他想,既然我死抓著受苦的感覺不放,我一定有要從中得到什麼。對我來說,受苦一定有某種目的。」、「雖然我覺得自己是為現在而痛,其實我也為過去和未來而痛。」、「我們對未來的看法也會阻礙改變,威力不下於我們對過去的想法」、「事實上我失去的不只是現在的關係,我還失去了未來的關係。我們以為未來是以後的事,但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心裏創造未來。所以當現在崩壞,我們與這個現在相關的未來也跟著瓦解,而失去未來是一切計畫扭曲的根源。」

    不知道大家聽了這幾段話有沒有什麼感覺,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瞭不瞭解或感受這幾段話的意思?我覺得我以前看這幾段話可能還沒有很深刻,很快就看過去,現在因為我另外有催眠療癒師的身份,還有人生也經歷蠻多事了,所以對這幾段話非常有感,而且我覺得這幾段話不只是用在解決分手的議題,人生很多事情也可以這樣思考。

    我先分享我人生的一些經驗給大家,前面有段話提到「雖然我覺得自己是為現在而痛,其實我也為過去和未來而痛」,我覺得我前集分享到的我考大學那種挫折的感覺就很適合這樣的解釋,那時候大家都覺得我會考上所謂的名校,我自己也覺得自己會考上,但沒有考上時,我非常的難過,自信心也非常低落,那個難過不只是當下沒考上的那種難過,還有是為以前國高中那麼努力唸書的難過,是對「過去」那個努力的自己難過,對未來的難過呢?是我原本憧憬著考上名校連帶的生活工作樣貌順利,都因為當下沒有考到,而都好像不可能達到了,所以當下的難過還包含了對未來失敗的痛。

    所以說如果我一直陷在這樣的難過,是不是也會一直否定了過去和未來的自己,是不是就停在這裡了呢?

    我再來分享一個經驗。我和我在上催眠師療癒課程的同學會互相練習,很有趣的是,每一次都是要解決不同的議題,但我的潛意識最後都會帶我到回到同一個小時候的場景,這個場景是什麼呢?這個場景是我在唸幼兒園的時候,有次中午吃中餐不知道為什麼,前面打飯桌上留有一碗沒吃完的湯麵,老師看到很生氣大聲問:「是誰放在這,沒有吃完?」而我忘記什麼原因,我和另一個同學被當成最有可能的人,但這個確實不是我留下的,但因為看到老師如此生氣,當老師大聲問我說是不是我留下的,我居然就說「對」,老師就叫我當場把他吃完。其實這件事事隔非常久了,在還沒學催眠進行潛意識療癒時,我不覺得這件事有影響到我,平常也不會特別想到這件事,或是想到這件事也沒有什麼情緒,但沒想到幾次的療癒最後都回到了這個場景,而且隨著一次又一次的進入,情緒的感受越大,我可以感受到小時候的我當下有很多交雜的情緒,特別是有次和我練習的同學請現在的我去抱抱過去那時的我,我真的感受到內心那種很大的委屈感,而藉由回去那個場景,也讓明白了我潛意識什麼時候埋下了「覺得老師都是有威嚴的,對老師的有恐懼感」的想法,也因此讓我在長大的過程,因為這個潛意識想法讓我只要當某某人被稱為老師,我都下意識的會覺得他有威嚴,要與他保持距離。而理解了這個脈絡後,藉由催眠師同學的引導,讓我的潛意識再去理解到老師這麼做的原因,理解到老師也是一般人,老師也會犯錯的這點後,我對過去這個場景的理解就改變了,潛意識裡對過去老師的負面連結就不見了。

    所以當對過去的理解改變後,現在的我某部分的內在就會不一樣了,原本在看某些事情保持的看法就不一樣了,也就產生了不同的選擇。我在做實習個案的時候,也確實覺得很神奇,同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來看後,就對個案產生不同的改變,例如從小被爸媽打罵,覺得爸媽不愛他,但請潛意識重新經歷並理解後,發現爸媽一直是愛他的,只是用了這樣的方式,心中的一些負面情緒就會斷開。

    而對未來的看法呢?前幾集我也有從不同角度來討論到行動力這件事,我覺得這集我分享的這本書的這個篇章,套用在行動力這件事我覺得其實都是類似的概念,剛剛前面分享到那位諮商師的建議:「我們對未來的看法也會阻礙改變,威力不下於我們對過去的想法」你現在對未來生活抱持著什麼樣的願景,會影響到你現在去做什麼事。但我想可能有些聽眾會陷在像書中作者分手的那樣難過,因為如果就這樣放下了這次的分手,會覺得我以前想像的未來呢?不見了該怎麼辦呢?

    或者像我考大學時沒有考上名校的預期,會覺得我原本想像的未來不見了,該怎麼辦呢?是不是人生就毀了?但現在我走過了,我現在知道了人生不會因此而毀了。其中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是,永遠要知道自己是有選擇的,以前求學階段太狹隘於人生的道路走向,但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還有很多條路,只是你要挑哪條路走,如果原本想要的這個未來暫時不會實現了,或是也可以說如果現在你走在一條你已經知道的未來,但如果這個未來你不喜歡,是不是可以換條路走,一定還有其他路,是不是這樣現在卡住的你就可以向前一點呢?

    wpx_

    2024-03-04
    潛意識療癒, 生活中觀察潛意識, 與Podcast相關
    催眠, 改變未來, 時間, 潛意識療癒, 療癒過去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繫我 Email: plantsense2023@gmail.com

  • Instagram

IG請搜尋:植識 plantsense